隨著廣東消防新規7月落地,不少小區都在加緊設置或改造電動車充電場所。然而目前電動車充電樁市場還處于質量參差不齊,數量野蠻生長的狀態,怎樣規范建設標準,達到”安全、便民、利民“的目的?
7月21日上午,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廣州市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新聞發布會。同時發布《廣州市電動自行車充換電設施建設技術指引》,聚焦充換電安全和產品質量,從供配電系統、充換電系統、監控系統及配套設施等多方面,對電動自行車充換電設施建設提出了全面技術要求。
據了解,該《指引》的印發實施,將基本推動解決廣州市當前階段電動自行車充換電設施建設技術標準缺失問題,為各區、各部門和各建設單位在大規模開展電動自行車充換電設施建設工作中提供了有力技術標準支撐。
該《指引》對電動自行車充換電設施建設提出了哪些具體要求?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總經濟師陳鍵華介紹:一是對供配電系統,要求”一專,兩不低于“。
”一專“是指充換電設備線路應設置專用配電箱。”兩不低于“是指配電箱安裝高度不低于1.5m,充電柜與換電柜配電箱及輸出線容量不低于總功率,并預留余量。
二是明確充電插座技術指標,要求產品具有漏電保護、短路保護、過充保護、過載保護、過溫保護以及防濺水等安全功能,特別是針對廣州雷雨天氣較多的情況,對室外無雨棚遮擋的停放充電場所要求具備雷雨天氣自動關閉電源輸出的功能。同時,對于充電插座的使用壽命,《指引》提出了正常插拔次數應不小于1萬次的要求,能夠有效避免插座頻繁插拔導致接觸不良等問題。
三是明確充電柜與換電柜技術指標,要求具備電池充滿后自動斷開、輸出過電壓保護、輸出短路保護、漏電保護、水浸保護、防雷保護等功能,同時必須在柜內安裝滅火裝置,柜內出現明火或溫度超170度時,5秒內觸發滅火裝置并自動滅火,通過以上功能有效保障產品質量安全。
四是明確監控系統建設,要求充換電區域設置可視探頭,充換電控制器應具有通信功能,要與運營企業應用平臺進行網絡實時傳輸,以便實現遠程操作、問題反饋、安全自檢等功能。
此外,《指引》還要求充換電區域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或采用圍欄等防護措施進行隔離,室內充換電區域須設置排風裝置。
陳鍵華表示:”下一步,將配合消防、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加大《指引》的社會宣傳力度,提升市民、企業的知曉度、參與度,力爭《指引》全面普及落地,使得電動自行車充換電設施建設更安全、更便民、更利民。“
他同時呼吁,各建設充換電設施任務單位主動根據《指引》開展有關建設工作,一起守護電動自行車的安全出行!

文章來源:南都-奧一新聞記者 管玉慧 盧若情

如有侵權,請聯系客服處理。